彭大松:期待更多的人关注和关心他们

2017-06-20
收藏

彭大松 南京邮电大学人口研究院副教授,社会学博士。在《社会学研究》等学术杂志发表论文多篇。目前研究兴趣为定量研究方法、家庭社会学、公益慈善等领域。


关键词 单身汉 农村养老 婚姻困境


《村落里的单身汉》彭大松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4月版/69.00元

  他们是真实存在的群体,他们是众多因素合力的结果,他们是村落里的单身汉。

  ■受访人:彭大松(青年学者)□采访人:张 倩(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我国正处于社会大变迁时代,城市化、工业化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社会问题。农村单身汉问题便是其中之一,彭大松博士出于童年时对于单身汉的记忆与好奇,以农村单身汉为研究对象,聚焦我国偏远贫困农村单身汉群体,经过2年多的实地考察,获得了大量生动鲜活的数据资料。彭大松认为,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农村单身汉问题仍将存在,且会日益成为显性社会问题;农村单身汉的养老、社会融合、社会风险等问题目前还未得到系统的研究和应有的关注。他希望,全社会能关心单身汉群体,这不仅是道义的需要,也是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需要。

  □《村落里的单身汉》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出版这部作品的初衷是什么?您想通过它向读者传递什么信息?

  ■该书主要聚焦我国偏远农村地区的一个特殊群体——农村单身汉,运用田野调查方法,对农村单身汉的生活图景进行全景式描绘,力图从社会变迁的视角来理解其产生过程及生存境遇。农村单身汉是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转型过程中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目前,学界对于这一群体尚未给予足够的关注。我期待该书的出版,起到抛砖引玉之效果,让更多的人真正去理解、关注、关心这样一群边缘人。

  □如何界定单身汉这一身份(什么样的人是您所指的单身汉)?您在选择访谈对象时是否有具体的要求和选定标准?

  ■在日常交谈中,单身汉一词一般没有疑义,一旦将其置于学术话语体系中,单身汉的界定便成了一个难题。单身汉的界定主要难点在于年龄边界的确定,学界对此并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为了科学地确定年龄边界,我在研究中借鉴了统计理论里的小概率思想,将农村单身汉定义为“年过30岁,有强烈结婚愿望,却被迫无法结婚的农村男性”。考虑到农村男性离异导致的单身现象较为普遍,因此也将那些年过30岁,离异后未能再婚的农村男性也纳入访谈对象。

  □您认为当下中国农村单身汉群体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今天的农村单身汉不应该仅仅归结为个人原因或家庭原因,它实际上是众多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以往的农村社会,流动性较弱,婚配主要在有限地域范围内进行,男性婚姻挤压风险不大可能向其它地区转移。但在当今社会,人口流动性增强、传统婚姻媒介衰落、父母在子女婚姻中的决策权日渐式微,使得配偶资源的分配完全依赖于婚姻市场。在总体性别失衡的背景下,底层农村男性在婚姻市场角逐中,沦为失败者。

  □关于农村单身汉对自己身份的认知和认同问题,您认为单身汉个体对于自己单身身份的感知起自何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这一身份的感知有何变化?

  ■农村单身汉对自己的身份感知直接来源于他与其他人的互动反馈。当他觉察到因大龄未婚给自己的交往带来困扰时,实际上就是身份感知阶段。在身份感知初期,个体一般会否认或抗拒其感知到的身份。随着时间推移,当个体无法摆脱这一身份时,他们又会经历从身份感知到身份认同的转变。

  □这种差异性身份是如何被建立的?对个体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结婚成家”是一道分水岭,将原本属于同质性的村民,分为两个不同的群体。未能如期结婚者被贴上单身汉的标签,就具有了差异性身份。差异身份还体现于人际互动之中,农村单身汉往往被排斥在村庄的社会交往网络之外,亲属交往网络也日趋缩小,直至消失。因此,差异性身份致使单身汉被其它群体所歧视、被主流社交网络所排斥,大大降低了其生活机会。

  □很多人认为,当下农村单身汉群体的兴起是因贫所致;有学者认为通过改善物质条件就能逐渐消除单身汉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您认同这种观点吗?

  ■这个观点有些似是而非。从表面看,农村单身汉似乎都与贫困相关联。但贫困一定会导致单身吗?显然不成立。我认为当前农村单身汉的大量出现是众多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不能归结为单一的“贫困”因素。在我国总体性别失衡的大背景下,单身汉问题是“无解”的。改善物质条件,可能对于减少局部地区单身汉的发生率有一定作用,但总体的不婚风险不会因此减少,它会向经济水平更落后的村落转移。

  □随着年龄的增长,被称为单身汉的这些人会逐渐丧失生产能力,如何让他们的未来生活过得更有尊严,您有何构想?

  ■尽管我国已从制度上实现了基本养老全面覆盖,但广大农村地区对于家庭养老的依赖仍然较大。单身汉未能建立自己的家庭,没有后代,因此晚年生活将十分凄凉。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年单身汉需要得到家庭、社区、社会共同关爱。对于有兄弟姐妹的单身汉,在能力许可的情况下,应承担起单身汉老人的养老责任。同时,也需要社区、社会给予必要的资助。对那些没有兄弟姐妹的农村单身汉,需要政府和社会机构共同为其提供养老照料。



所有评论({{total}}
查看更多评论
热点快讯
+86
{{btntext}}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注册协议》
+86
{{btntext}}